高牆外的新生之路—失智阿伯的溫暖守護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14-04-02
- 資料點閱次數:25
64歲的吳阿伯,因年輕時的一次衝動,走進了本監,20多年未曾踏出高牆一步。歲月帶走了他的記憶,如今的他不僅不記得自己為何入獄,甚至連身邊的照顧者也認不出來。重度失智,讓他的生活變得無法自理,也讓他的未來更加迷茫。
但,社工人員的努力,讓阿伯找到「家」!
多年未違規的吳阿伯,符合假釋資格,卻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—妻兒早已離去,世界對他而言似乎只剩下一片陌生。當教誨師發現他的情況,本監社工團隊即刻伸出援手,積極為他申請身障證明、規劃長照資源,四處奔走,為他尋找未來的歸宿。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與協調,並於113年底邀集花蓮縣政府社會處、更生保護花蓮分會等相關網絡夥伴,召開復歸轉銜會議。終於,在過年前,吳阿伯以保外就醫的身分,離開了高牆,進入安養院。
從監獄到安養院,不只是空間的改變,更是從「被否定」到「被接納」的轉變。
安養院的工作人員沒有因為阿伯的過去而歧視他,而是像照顧其他長輩一樣,給予他關懷與尊重。即使記憶早已零散不清,但社會的溫暖,讓他依然能感受到人性的美好。離開監獄一個月後,由本監衛生科護理師前往察看,吳阿伯的記憶雖仍相當模糊及零碎,但在安養院的工作人員細心照顧下,情況明顯穩定許多。
打造柔性司法及社會安全網,每一雙伸出的手,都是溫暖的力量。
吳阿伯的故事,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故事,而是所有高齡、身障更生人真實的縮影。他們曾犯過錯,甚至有些錯誤無法被原諒,但當生命走向老去,記憶逐漸模糊,能否讓他們在餘生中,感受到一絲善意?
本次不論是從本監社工團隊的積極介入協助,一直到花蓮縣政府社會處、更生保護花蓮分會及安養機構等網絡夥伴的攜手協助,當大家都願意伸出一雙手接住逐漸老去及重度失智的吳阿伯,才能讓其真正感受到柔性司法的關懷保護,同時能夠有效銜接社會安全網。
「重建人生,不只是他們的渴望,更是我們社會安全網的責任。」